近期,能源電池材料創新企業上海碳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碳際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B輪融資,由中金資本領投,老股東武岳峰資本跟投。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公司儲能電池產品產業化,筑牢技術中心研發實力、加速公司產品的多元化布局和拓展,助力碳際科技從能源電池材料企業向先進復合材料企業邁進。
碳際科技已成長為國內碳紙氣體擴散層代表企業,不僅參與了碳紙相關的多項國家標準制定,更是憑借優異的產品性能,在市場應用端取得豐碩成果。碳際科技的氫能碳紙產品在2024年突破萬平米卷材銷售,在2025年上半年已基本達到去年營收額。公司從2022年底便布局儲能電極材料,2023年7月完成產品開發,2024年6月完成第一代MF產品中試,MF系列產品在160mA/cm2下能夠達到86%VE;第二代產品已于2025年1月完成樣品開發,在200mA/cm2下能夠達到86%VE,各項性能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截止2025年6月,MF26和MF47等產品,已通過國內頭部客戶測試驗證并實現批量銷售。
氫能和儲能產業是支撐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目前兩者均處于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的關鍵期。液流儲能電池具有長循環壽命、高安全性、較小容量衰減以及高能量效率等優點,借力長時儲能剛需和市場化改革,經濟性優勢逐步凸顯。2022年-2024年,我國液流電池市場迎來超快發展,預計2025年我國液流電池新增裝機量將達2.3GW,2030年新增裝機量將達20GW,帶動碳氈電極等材料需求約100億元。
得益于四川省對氫能和儲能的大力支持,碳際科技計劃于7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萬平米級高性能碳氈量產基地。未來,碳際公司將以此西南基地為重要依托,持續優化要素組合,不斷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在“雙碳”大背景下,碳際科技持續打造基于碳紙技術和碳氈技術的兩大技術平臺,不斷拓寬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領域,不斷豐富和深挖技術、筑牢企業發展護城河,全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碳際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姜永燚表示:“本輪獲得中金資本領投,和老股東武岳峰資本的跟投投資,充分體現了投資人對碳際科技發展戰略和發展前景的認可。融資將用于加速公司碳氈產品的量產實現,助力公司產品應用拓展,為實現“以高碳材料成就低碳生活”注入碳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