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作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是新型電力系統的“主動脈”,通過解決“源荷逆向分布”、支撐新能源消納、強化電網韌性、推動低碳轉型及優化資源配置,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及“雙碳”目標實現提供了核心支撐。
十年深耕:從特高壓新銳跨越成為行業中堅力量
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建成特高壓交流線路20條、直流線路20條,線路總長突破5.4萬公里。國家電網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將建設24交14直共38條特高壓工程,其中2025年計劃投運1交4直共5條線路,標志著特高壓建設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2011年國家特高壓建設進入第一輪高峰期,永福股份管理層敏銳捕捉到機遇,果斷決策切入特高壓設計賽道,2012年11月中標浙北—福州1000kV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標志著其正式躋身特高壓領域。十余年間,公司持續深耕特高壓技術研發,不斷夯實技術底蘊,積累了豐富的工程勘察設計經驗,深度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特高壓工程建設。
永福股份憑借在輸變電、配電網及電力互聯網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構建了涵蓋全電壓等級交、直流架空輸電線路,全電壓等級海纜、陸纜、橋纜等輸電線路以及全電壓等級智能變電站的完整技術體系,打造了從“規劃咨詢-項目開發-勘察設計-工程建設-智慧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公司已完成250余座220kV及以上變電站工程,建設高壓輸電線路總里程突破13000公里,累計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等150余項省部級榮譽,并9次斬獲國家電網設計競賽大獎。通過主導制定20余項行業技術標準、取得30余項核心專利技術,持續推動中國電力技術標準國際化進程,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永福股份已參與15條特高壓線路、2座特高壓變電站的勘察設計工作,累計投產特高壓線路超1200公里。永福股份正在用創新與實干,在特高壓領域寫下民營企業的奮進篇章。
數智賦能:構建全生命周期電網數字化生態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智能電網和數字化技術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電網數字化轉型,推動“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與電力系統深度融合。
作為數智化應用的排頭兵,永福股份全面推進數字技術在電網各環節、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永福股份創新構建了“全業務協同+全周期覆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深度推進數字技術與工程建設的有機融合,公司已建立起貫穿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全過程的數字化能力,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標桿示范。以福建桃園變電站項目為典型,公司創新應用全站三維數字化正向設計技術,實現了可視化施工交底、圖紙模型智能關聯、實時查閱精確定位等突破性功能,使設計效率提升超40%,工程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電氣二次設計系統、e建管平臺和數字孿生平臺形成完整數字電網產品矩陣,其中新一代智能電氣二次設計系統采用AI算法和大數據技術,大大提高二次專業的設計效率和準確率,是目前同類產品中最為先進、最為智能、最為全面的解決方案。
零碳未來:創新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戰略布局中,電網技術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支撐,正在重塑能源系統的底層架構?,F代電網已從單純的電力輸送載體,進化為集"能源配置、系統調節、數字賦能"于一體的零碳電力中樞,其技術突破直接決定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和系統運行效率。
永福股份基于電網技術創新,打造了覆蓋"源-網-荷-儲-智"全環節的零碳電力系統解決方案:在電網側,依托全電壓等級輸變電技術構建堅強智能電網,通過柔性輸電技術實現新能源高效接入;在電源側,GW級光伏實施技術和全球領先風電經驗為電網提供穩定清潔電源;在負荷側,數智能源產品集群實現電網與終端用能的智能互動;在儲能側,高壓直掛構網型儲能技術解決高比例新能源孤網運行難題;在交易側,依托專業團隊和大數據算法,為客戶量身定制最優的智慧運營方案,同時布局虛擬電廠、綠電交易等創新業務。
永福股份深度融合電網技術與新能源、儲能、智能運營等板塊業務,充分發揮先進的電力系統規劃能力和各子系統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成本最優、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的零碳電力系統解決方案。
如今,永福股份的創新觸角已延伸至能源轉型的各個角落,從西部戈壁的風電基地到東部沿海的零碳園區,從城市樓宇的智能微網到鄉村道路的光伏長廊,“永福智慧”正以多樣化的形式融入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中。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下,永福股份將繼續以零碳電力為目標,在創新的道路上持續前行,讓清潔低碳的電力照亮更多角落,為國家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社會各界共同描繪美好的零碳未來。(黃惠隋連生)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