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電廠日耗快速提升,產地供應暫未完全恢復正常,市場情緒較好。環渤海港口單一優質煤種出現結構性短缺;疊加反內卷背景下,工業品整體價格階段性上行,貿易商捂盤惜售情緒較濃,持續小幅上調報價。
上級下發文件,嚴禁主產區煤礦超能力生產;疊加八月底之前,安全環保檢查較為嚴格。本周,產地價格漲多跌少,發運持續倒掛,鐵路運量提升緩慢,環渤海港口優質貨源緊缺,現貨市場報價高位堅挺。但下游對價格接受程度提升緩慢,終端還價圍繞在指數附近,市場高價成交有限,煤價上漲驅動表現乏力。目前,市場交易表現博弈僵持,但“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間,市場貨源供應不足,價格也缺乏下跌基礎。旺季支撐明顯,環渤海港口錨地船舶數量突然增加;疊加發運成本和大集團銷售價格持續上調影響,市場交投氛圍保持樂觀,成交價格重心繼續上移。
當前的港口市場仍處于緩漲模式,主要原因如下:首先,高溫峰值,但遭遇高庫存壓制,煤價上漲緩慢。目前,全國超過20個省(直轄市)出現持續極端高溫,推動電網最大負荷創歷史峰值,沿海電廠煤炭日耗同步攀升至高點;然而庫存端卻展現強勁韌性,由于有進口補充,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維持在15-16天,形成有效緩沖,壓制終端電廠大規模采購需求。其次,采購行為呈現結構性分化。電廠采購策略,大概率以長協履約為主;而采購市場煤,主要是為了提卡或改善煤種結構。由于市場煤采購形不成規模,各大電廠招標時有出現,但每次采購數量不多,訂單量并未出現明顯提升,造成煤價上漲動力不足。再次,受發運成本倒掛,疊加中小煤礦和貿易商發運減少等因素影響,環渤海港口庫存結構矛盾凸顯,低硫優質煤種存在缺口。而產地價格漲幅高于港口數倍,導致發運成本繼續上移,現貨集港量有限;雖然在長協保障下,終端招標采購市場煤需求釋放也不多,但低硫低水煤缺貨,部分貿易商只能坐地起價。雖然剛需成交為主,但煤價卻也延續溫和上漲。
雖然臺風“韋帕”,造成福建、廣東等地電廠日耗回落,但江浙滬沿海地區繼續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電廠日耗仍處于偏高水平。環渤海港口價格繼續上漲,突破650元/噸不在話下,上漲時間超預期,交投活躍度有望提升。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