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黑人大战欧美免费,百度网盘-黄色视影,开心久久激情,色网免费视频在线,日本妇成熟A片免费观看,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拦,在线高清av,香蕉sese,4399神马在线观看免费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2013年國際油氣市場評述

2013-12-31 09:47:11 中國石油報

2013年,國際油氣市場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洶涌。隨著美國“蝴蝶”的振翅,國際石油市場不僅好戲連臺,而且風險和套利機會多多。

今年全球市場原油供略大于需。若不出意外,統計數字將會顯示,產量增長最多的地區是北美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產油國,而天然氣供給的前三甲將是卡塔爾、澳大利亞和尼日利亞。

消費方面,中、日、印是原油和LNG用量及消費增長的大國,都承受著供給穩定性差、歧視性價格等外部因素的困擾。

盡管伊朗油氣的市場份額因美國制裁而不斷縮小,但這種人造供給缺口立即被沙特、伊拉克等國填補。敘利亞內戰和利比亞動亂直接影響了對歐洲的短期供給,但龐大的海上原油儲備和歐洲各國巨量的商業儲備又輕易地化解了這些危機,使地緣政治和油價因素在這些市場機制面前遁于無形。加拿大與俄羅斯洞悉東北亞LNG和原油的巨大市場與潛在的超額利潤,但因管道等運輸系統制約和環保組織牽制,短期內不得不望洋興嘆。這也使得其他產氣國借機不斷追加投資。

美國既是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大國又是貔貅般的消費大國,雖然頁巖氣革命使其近年天然氣進口依賴度下降,但因對環境容量安全邊界認識不清而存有眾多爭議,所以,CME(芝加哥交易所集團)系統性持續地調整了天然氣期貨等金融工具的交易杠桿,將天然氣價格從2008年6月每千立方英尺(1立方英尺=0.0283168立方米)12.78美元打壓到今年9月的3.62美元。持續走低的氣價,使2013年10月的天然氣鉆機開工數比2011年10月下降了近60%,天然氣月均總產量勉強維持在2.5萬億立方英尺左右。許多頁巖氣公司因此變賣資產,并引發了全球性的認購潮。

為了走出這一困局,美油氣公司借助高油價時機,迅速轉向對頁巖油的規模化開發,鉆機開工數比去年增加了23.68%。這增加了美國本土原油產量,降低了國際原油市場向美國供給的壓力,人們臆想著美國正在走向能源獨立。

美國此輪油氣產業結構調整,刺激了氣基化工的大發展,為美國走出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也為美聯儲近期宣布從2014年1月開始縮小量化寬松規模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為了確保氣基化工的持續發展,在收益率相近的情況下,美國公司決然地從2012年7月開始逐步減少了天然氣出口,甚至廢棄了難得的出口許可,并從2012年10月開始中止對日本長達40多年的LNG供給。

日本2011年“3·11”核泄漏后,迫切希望有持續穩定的LNG供給替代核能,可最可靠的戰略盟主美國的拋棄行為,迫使日本以更豐厚的價格到澳大利亞、卡塔爾等國去爭奪天然氣供給份額,改變了原有東北亞其他國家采購LNG的長協價格,形成了新的LNG亞洲溢價。12月初,亞洲LNG現貨價格已漲到了每千立方英尺19.88美元,超出歷年正常均價近24%。這助推了原本運往西北歐和地中海市場的美國和北非LNG銷往了亞洲。而西北歐由于沒有可流通貨物,到岸船貨價格進一步飆升。

同時,美國八成化工企業,特別是乙烯生產企業的原料85%選用了天然氣,推動著走天然氣路線的美國化工生產成本曲線下行,使其乙烯等化工產品更具競爭優勢,整體競爭力迅速提高,僅次于中東。在壓低全球乙烯價格的同時,推升了全球長鏈丙烯、丁二烯、苯類等化工品的價格,使歐亞市場供需失衡,各國花費巨資構建的以原油為基料的化工體系步入黃昏,形成了又一輪石化產業的洗牌。

油氣價格上,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原油和天然氣期貨價格與2012年比分別上漲了不過3%和32%,美國監管者卻在嚴查游資在原油市場違規行為的同時,多次系統性地降低了WIT與Brent(BrentCrude)跨市、蝶式、日歷月等價差套利金融工具的杠桿。在有效控制WTI價格波動的同時,為金融和石油財團們從中牟取暴利創造著條件。WTI價格看似風平浪靜,可牟利機會不僅多且理論最大收益遠超400%以上,其所致風險觸發了歐洲監管者下半年對操縱Brent油價的稽查。

2012年美國期貨氣價徘徊在每千立方英尺2.83美元,氣價和油價比遠低于頁巖氣開發商投資的安全邊界,因此,2013年年初CME系統性下調了天然氣金融工具的杠桿,在拉升天然氣價格走出頁巖氣開發商崩盤價的同時,加強對操縱天然氣市場行為的打擊。市場變化好戲連臺,并為天然氣外延產業的發展和降低價格風險提供著保障。

2013年,美國“蝴蝶”振翅掀起了全球連鎖反應。2014年4月,美國最終版本的“沃爾克規則”將生效,金融財團的商品期貨期權等業務將會逐漸減少,直至達標。但為了牟利,原油和天然氣等商品的交易策略和工具創新必將升級,價格間、產業結構間的變動會更加詭異,其風險不可不察。

(作者:馮躍威 為中國石油基金論壇研究員)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