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3944期]2025-07-02
-
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49.7%
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改善。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中型企業PMI為48.6%,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7.3%,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
-
湖南今夏增加400萬千瓦供電能力
經過168小時的帶電運行,6月29日,“寧電入湘”工程衡陽換流站的雙極低端直流系統正式投運,標志著“寧電入湘”特高壓直流工程已具備400萬千瓦輸電能力。“寧電入湘”特高壓直流工程,是國家倡導的第一條以輸送“沙戈荒”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工程總投資1000億元,起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受端落點為湖南第二大電力負荷中心——衡陽。該工程全面投運后,每年可為湖南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為湖南增加約1/6的用電量,其中輸送新能源電量占比超過50%。
-
開始送電!“寧電入湘”工程完成168小時試運行
6月29日,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圓滿完成168小時試運行,具備400萬千瓦送電能力,開始向湖南送電,將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清潔電力保障。在工程調試及試運行期間,已外送湖南電量1.4億千瓦時。預計到9月中旬,“寧電入湘”工程將整體竣工投產,屆時將具備800萬千瓦送電能力。
-
川煤集團啟用“鐵水聯運”新通道 單次運費下降40%
川煤集團煤炭運輸日前啟用“鐵水聯運”物流模式,煤炭從達州渡市選煤發電廠出發,經鐵路運至萬州港,再通過船運抵達湘潭鋼鐵,物流成本相較鐵路直達,每噸直降70元,節省約40%運費。
-
上半年煉焦煤持續下跌
上半年國產煉焦行情順暢下跌,無論配焦煤種還是骨架煤種,整體跌幅基本相當,各煤種上半年下跌300元/噸左右,煤價已經降至8年以來新低。雖然3月底4月初煤價在終端旺季需求補庫帶動下,實現短暫的反彈,但預期的漲勢在中美關稅政策博弈之下偃旗息鼓,重回下跌通道。直到6月下旬開始,煤價階段性觸底疊加主產地受環保、安全等原因明顯減產,情緒回暖帶動補庫需求回升,煉焦煤再次實現上漲。
-
7月1日晚24時 油價上調!
7月1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獲悉,受國際油價震蕩上漲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將于7月1日24時上調,用92號汽油加滿50升的油箱將多花9元。從7月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每噸分別上調235元和22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上調0.18元、0.19元和0.19元。據此計算,用92號汽油加滿50升的油箱將多花9元。
-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LNG接卸量突破700萬噸
6月27日,來自尼日利亞的“瑪可瑪”號液化天然氣(LNG)船在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碼頭完成接卸,至此“綠能港”LNG接卸量總計突破700萬噸,為華東地區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注入“強心劑”。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國內最大的LNG能源樞紐站,已建成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和6座全球最大的27萬立方米LNG儲罐。
-
光伏玻璃計劃減產30%
據了解,為破除“內卷式”競爭,近日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計劃自7月開始集體減產30%,此外部分玻璃企業堵口計劃開始增多,預計后續國內光伏玻璃供應量將快速下滑,國內供需失衡的狀況將獲得改善,預計7月國內玻璃產量將下降至45GW左右。
-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5年7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5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7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優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南部、長三角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新疆南部受沙塵天氣影響,可能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