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獲悉,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近日聯合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推動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部署推動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內蒙古全區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裝備制造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建立較為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初步構建布局合理、協同緊密的產業集群,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在關鍵材料、核心部件制造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行動方案》部署了三項重點任務。一是延伸產業鏈條,培育“鏈主”企業。重點圍繞氫能制備和儲運環節產業鏈上下游招引頭部企業,加快補足全鏈條關鍵裝備配套生產能力。實施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在制、儲、運、輸、加環節培育“鏈主”企業,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樹立“鏈式”思維,優化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機制。二是加大攻關力度,提升創新能力。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申報國家和自治區科技重大示范應用、“賽馬爭先”創新平臺等。聚焦氫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創新平臺。推動完善氫能制、儲、輸、用各環節技術裝備標準體系,積極開展氫能裝備標準化試點示范。三是引導成果轉化,拓展示范應用。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整合科研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骨干企業等創新資源,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工程化—產業化”創新鏈條,建立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平臺。加大創新產品示范應用,按照研發一批、示范一批的滾動發展模式,加速高壓長距離管道輸氫等優勢技術的產業化轉化,推進柔性制氫和一體化控制等先進技術首次應用。
按照《行動方案》產業布局,內蒙古以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為重點發展氫能裝備制造業。重點在呼和浩特市布局氫能裝備研發基地,在包頭市布局固態儲氫和燃料電池重卡生產基地,在鄂爾多斯市布局電解水制氫、輸運裝備研發制造和測試基地,在烏海市布局工業副產氫提純和電解水制氫裝備制造基地。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