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
擺脫煤炭依賴,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呂梁何去何從?
呂梁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使命任務,堅持把發展氫能產業作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列入全市“985”重點產業鏈,出臺了15條硬核支持措施,設立每年至少1億元的專項資金,集中力量、重點培育,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出臺《呂梁市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2—2035)》和年度行動計劃,列出全市氫能產業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力爭到2030年,制氫能力達到50萬噸以上,氫能汽車保有量突破3萬輛,產業鏈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呂梁氫能產業實現了從“破題開局”到“全面開花”的蝶變,為全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發展氫能產業呂梁具有優越的先天條件。作為全國重要的煤炭、焦化和非常規天然氣生產基地,呂梁現有1.6億噸煤炭、3800萬噸焦化、35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產能,新能源“綠電”裝機規模達到283兆瓦,具備“四位一體”發展煤氣化制氫、工業副產制氫、天然氣制氫、電解水制氫的資源優勢。呂梁制氫資源豐富、方式多樣、成本較低,每公斤高純氫成本僅為8—10元,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2022年11月,鵬飛集團旗下東風特種汽車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首批百輛氫能重卡投運。2023年12月第二代百輛氫能重卡投運。該款車型搭載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大容積供氫系統及功率型錳酸鋰電池,動力、續航及復雜路況通過能力大幅提升,同時采用多級氫安全防護措施,保證使用過程中的氫氣安全性,可服務于中、短途貨物運輸。目前,該集團已投運的300輛氫能重卡可達省內5個市,省外可達陜西榆林及天津港口,總行駛里程達4000萬公里,已累積減碳2.6萬噸。
向“氫”而行,綠色出行。去年4月,呂梁市區首條氫能公交示范線投入使用。首批5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加裝了氫泄露監控、防氫聚集、排空稀釋等安全防范措施,加氫時間為10分鐘,加滿一次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00千米以上,全程無碳排放。去年,500輛氫能共享氫電單車出現在孝義市街頭,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這些氫電單車采用雅迪電動自行車車身,搭載浙江氫航350W燃料電池系統,可儲存氫氣50g,配套5Ah混動鋰電池,續航里程可達50公里以上。
呂梁氫能產業駛入國家級新賽道。今年4月,該市正式獲批加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廣東城市群,是山西唯一入選國家示范城市群的城市。業內人士認為,這對山西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標志性意義。目前,我國共有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北、鄭州五大國家級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作為廣東城市群新入選的城市,呂梁市的獲批為全國范圍內產業鏈協同聯動提供了新借鑒,特別是呂梁制氫能力、加氫站、氫燃料汽車等純商業化氫能運營場景豐富,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科學有序發展。
目前,呂梁形成了7.6萬噸的制氫產能,11座加氫站建成投用,年產30萬輛氫燃料電池車輛及配套核心零部件生產線和1萬臺電堆及配套膜電極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氫能不僅改變了呂梁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綠色”能量。呂梁正“氫”裝上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