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歷史負擔出清,開啟發展新階段大唐發電2014-2021 年股價相對收益持續走弱,2021 年后雖受益于“雙碳”目標和電改深化有所修復,但表現仍弱于主要同行,核心原因在于:1)前期轉型戰略失焦,煤化工業務成為壓制公司業績與股價表現的巨大包袱;2)低效資產拖累嚴重,壓制公司業績表現。但在2016 年7 月公司已經逐步擺脫煤化工包袱、重新聚焦發電主業;同時也在不斷推進資產結構優化,持續剝離低效資產。當前,大唐發電已擺脫歷史包袱,資產質量顯著優化,在電改深化及煤價溫和波動背景下,依托優化后的資產基礎,公司正步入盈利質量與競爭力同步提升的新階段。
集團火電整合平臺,多元布局清潔能源
公司為大唐集團旗下火電業務最終整合平臺,同時穩步推進裝機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當前,火電業務仍為公司經營重要支撐,公司業績受燃料成本影響較大,但清潔能源業績的穩步擴張,一定程度上平滑了煤價波動對公司業績的不利影響。2024 年,煤價持續穩步回落,煤機盈利實現扭虧,煤機實現利潤總額25.67 億元;同時,公司清潔能源布局成效逐步顯現,2024 年風電和光伏板塊合計實現利潤總額28.27 億元,占比達到36.51%。
資產布局與效率共振,火電業績彈性釋放
公司火電資產核心布局于京津冀及內蒙古等北方區域,從1-6 月各省代理購電價格來看,北方地區電價降幅普遍優于南方地區,公司電價相對而言更具韌性。公司持續優化機組結構,供電煤耗已從2020 年的293.17 克/千瓦時顯著降至2024 年的288.47 克/千瓦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同時,公司機組區域用電需求增長更具韌性,2024 年利用小時實現逆勢回升。2025 年煤炭價格大幅下行,公司優質布局與資產質地共同發力,或將更加受益于煤炭價格下降帶來的燃料成本端改善,業績彈性空間有望高于行業平均。展望來看,公司重點布局的京津冀及內蒙古等北方地區,電力供需格局均呈現顯著供需偏緊的特征,從而轉化為更加堅挺的電價支撐。
多元布局清潔能源,業績貢獻穩步擴張
公司多元布局清潔能源,新能源方面,公司新能源裝機節奏相對克制、注重效益,且以更具優勢的風電為主。得益于集中布局在風光資源富集區域,公司風電和光伏利用小時數長期領先全國平均。隨著裝機規模的持續擴張,風光板塊逐漸成為公司利潤總額的重要構成。公司控股水電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區,在區域供需改善的背景下,電價仍有望保持相對穩定,公司水電資產持續貢獻穩定業績。公司參股寧德核電,能夠為公司提供持續穩定的投資收益與現金流,寧德核電5、6 號機組已于2023 年獲得核準,建成投產后將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
投資建議:北地礪火,乘勢而起
在煤價溫和波動、電改深化的背景下,公司憑借其優質資產布局與機組效率,火電業績彈性釋放潛力有望高于行業,同時清潔能源多元化布局能夠平滑周期波動并貢獻增長動能。預計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別為0.34 元、0.36 元、0.38 元,對應PE 分別為11.59 倍、10.66 倍、10.35 倍,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電力供需惡化風險;2、煤炭價格非季節性上漲風險;3、新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風險;4、盈利預測不及預期風險。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