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價波動頻繁,尤其紐約油價屢破年內最高紀錄。受此影響,2月26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將迎來年內首個上調窗口。
專家認為,國內油價上調源于近期國際油價飆升。投機基金借助美國嚴寒天氣概念投機炒作,成為推高國際油價的幕后黑手。但長期來看,高油價已逼近“天花板”,后期或面臨回調風險。
國際油價大漲是天意還是人為?
近期國際油價波動頻繁,尤其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屢破年內最高紀錄。美國持續低溫天氣一度被指責為罪魁禍首。
“持續低溫天氣拉動了美國取暖油需求的上漲,導致取暖油庫存大幅下降。”隆眾石化分析師李彥解釋稱,與我國燃煤供暖不同,在美國燃油取暖供熱是比較普遍的方式。
美國能源信息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3.623億桶,比一周前增加了100萬桶,但取暖油庫存降至1643.5萬桶,比一周前減少了70萬桶。至此,美國取暖油庫存量已降至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
2月19日,紐約油價漲至每桶103.31美元,倫敦布倫特油價突破每桶110美元,雙雙創出年內新高。雖然近一兩個交易日內,國際油價小幅下跌,但紐約油價依然嚴守著每桶100美元的關口。
雖然不少人將此輪國際油價大漲歸罪于天氣,但不少專家認為,人為因素對油價的影響更為關鍵,投機基金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低溫天氣對油價的影響可謂喜憂參半。采用哪種解讀方式要看投機基金最終的選擇。”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分析師李振國表示,雖然低溫天氣提振了取暖油的需求,但也令更多人減少出行,進而影響了汽油消耗。總體來看,美國原油庫存已經連續五周上漲,這說明,油品整體需求在下降。
“與其歸因于天意,不如說是人為。”中國國際期貨高級分析師劉亞琴表示,美國股市已經達到了歷史高位,金融資本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方向。而近期低溫天氣為投機基金提供了炒作國際油價的借口,大量資金進入原油期貨市場。
最新數據顯示,紐約原油期貨市場上投機基金凈多持倉量達到41.64萬手,首次突破40萬手大關,創出歷史最高紀錄。這意味著金融資本對原油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大。
本周國內油價上調難以避免
國際油價是我國成品油市場走勢的風向標。
我國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上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為2月12日,但由于漲幅未達到每噸50元的調價門檻而導致調價擱淺。
根據定價機制規定,到2月26日24時,新一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將開啟。專家表示,由于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帶動國內成品油市場水漲船高,本周國內汽柴油價格將迎來上調。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漲幅已經達到3.16%。安迅思息旺能源監測的變化率指數為2.93%。
安迅思息旺能源研究部資深分析師梁丹表示,如果布倫特油價波動在每桶110美元附近,到本周三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時,對應的油價上調幅度約在每噸200元,折全國90號汽油每升上調0.15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17元。除非在本周國際油價每桶暴跌10美元,即布倫特價格跌破100美元,本輪油價上調才可能落空。
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馬燕表示,本輪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基本已板上釘釘。雖然春節假期效應對油品銷售仍有影響,但在上調預期影響下,目前成品油批發市場上不少油企、貿易商已經開始推漲油價。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