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28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介紹“十四五”時期稅收改革與發展有關情況。
胡靜林表示,“十四五”以來經濟社會活力進一步增強。“十四五”時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預計達到10.5萬億元,辦理出口退稅預計超過9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向好、向新。從稅務登記的數據來看,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國涉稅經營主體突破了1億戶,比2020年凈增加3000萬戶,顯示出我國市場活力足、韌性強。發票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實體經濟穩中提質,制造業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左右,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3.9%。民營經濟發展穩中有升,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71.7%,比2020年提升了2.8個百分點。
區域經濟發展穩中增效,縣域經濟銷售額、省際間貿易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比2020年分別提升了1.5個點和3個百分點。同時,稅制改革和減稅降費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拿與老百姓最密切的個人所得稅為例,今年剛剛結束的個稅匯算與2020年初次匯算相比,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人數達到了1.19億,增加了55%,減稅金額增長了156.5%,2020年是1160億,今年增加至近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