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決勝之年。年初以來,遼寧省市場監管局緊盯目標任務,深入實施標準強省戰略,充分發揮標準升級牽引作用,助力產業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二季度,省市場監管局共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32項,涉及現代農業、林草產業、污染防治、商貿流通、產權交易、文旅產業、家政服務、特種設備、體育事業、氣象服務、文化服務等方面。截至6月底,我省新增遼寧省地方標準84項,累計達2215項。
在現代農業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3項。其中,《聯合耙壓機作業技術規程》有助于加快我省農業生產機械化步伐,可有效降低田間病蟲害發生率,最大限度減少土壤失墑,對于促進農業增產、實現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標準實施后,預計將我省聯合耙壓機作業整體質量合格率提高15~20個百分點,平均畝增產10%~20%。
在林草產業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6項。其中,《遼西北半干旱區金花葵栽培技術規程》可有效指導金花葵種植產業發展,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促進遼西北半干旱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當地就業崗位和財政收入。金花葵的花、果、莖、葉、籽粒均可食用或入藥,標準化種植畝產值可達4000元左右。
在污染防治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5項。其中,《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為強制性地方標準,適用于全省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涵蓋鋼鐵工業污染物排放重點工序、16類污染物指標。同時,按照生態環境部有關強制性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最新要求,設置了企業廠區內和邊界的無組織濃度排放限值,增加了移動源監管要求、揮發性有機物控制要求和非正常工況的管理要求。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對我省鋼鐵企業綠色發展、設備更新、爭取更多的產量指標具有積極作用。
在商貿流通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2項。其中,《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經營指南》填補了我省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標準空白,可有效指導縣域電子商務經營者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業務模式,打通“農產品進城”的阻礙瓶頸,對于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縣級農產品產業化經營主體,提升農產品物流配送、分揀加工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標準技術支撐。
在產權交易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1項。《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網絡競價服務規范》明確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機構的交易規則和流程,在規范交易服務,減少交易風險,確保交易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促進農村產權在市場中合理流動,有利于打通城鄉資源要素流通渠道,使資源向更高效的經營主體和領域配置,提高農村資源利用效率。
在文旅產業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2項。其中,《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指南》有利于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鄉村旅游品牌體系,優化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對于深入挖掘文旅資源、盤活鄉村閑置資產、調整優化鄉村傳統經濟結構具有重要作用,將為縣域經濟提檔升級提供更多“綠色附加值”。
在家政服務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1項。《家庭收納整理服務規范》在當前家庭收納整理行業迅猛發展、從業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可有效指導規范從業人員工作,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滿足家政服務市場個性化需求,充分激發行業發展潛能,提升行業的社會認可度和滿意度,推動我省家政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在特種設備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1項。《壓縮機用換熱設備能耗評價》有利于壓縮機用熱交換器同質或異質間的比較和評價,通過對設計過程、生產過程以及原材料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評價,給出了不同形式熱交換器能耗指標,可有效規范壓縮機用熱交換器制造企業的生產行為,約束產品的能耗等級,提升產品競爭力,推動企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型。
在體育事業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4項。其中,《體育產業調查統計規范》旨在修繕我省體育產業名錄庫,采集體育產業單位相關經濟數據,全面準確把握我省體育產業發展規模、結構與布局,為體育產業總產出、增加值等核心指標核算提供標準技術支撐,對于有效監測我省體育重點行業,及時掌握相關行業發展變化,更好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投資具有重要作用。
在氣象服務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5項。其中,《暴雨災害普查與風險評估區劃》可用于指導省級和省級以下相關部門開展暴雨災害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操作性,可為暴雨災害預測、風險評估、災害預警、災害治理、應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在文化服務方面,發布遼寧省地方標準2項。其中,《文化數字化服務基本規范》有利于拓展文化數字化服務的應用場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覆蓋面,為公眾提供迅捷豐富的文化體驗,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文化資源的廣泛共享,推動相關教育和培訓體系的建立,提高社會整體的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