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于7月29日24時開啟。綜合機構觀點,此次調價或將出現擱淺。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曹瑩瑩對中新經緯表示,本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出連續震蕩走勢,市場主要關注貿易談判問題,美國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但是和歐洲談判過程曲折,市場保持謹慎態度,在此期間,雖有中東問題、歐洲局勢擾動等因素影響,但對油價影響有限,原油價格保持窄幅波動。
曹瑩瑩提到,受此影響,本周期的原油變化率持續處在負值范圍內震蕩,卓創資訊監測模型顯示,截至7月25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0.71%,根據當前預測幅度來看,未達到國家零售限價調整紅線,預計成品油零售限價調整或擱淺。
在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炳娟看來,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窄幅波動,導致測算的成品油調價幅度維持在50元/噸以內,本輪調價擱淺已成定局。
中新經緯注意到,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十四輪調價窗口,分別為“六漲六跌兩擱淺”。漲跌互抵后,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較去年底分別下調225元、215元。若本輪調整擱淺,2025年調價格局將變為“六漲六跌三擱淺”。
根據“十個工作日”原則,下一輪成品油零售調價窗口將在2025年8月12日24時開啟。
展望后市,劉炳娟表示,供應端來看,OPEC+將在8月初舉行新一輪會議,預計9月仍將維持較大增產力度,且9月可能提前完成220萬桶/日的原定增產計劃,此外市場對美國可能對俄羅斯采取的制裁方案并不擔憂,潛在供應風險有限。
需求端來看,劉炳娟提到,美國夏季出行高峰仍在推進,傳統旺季提振燃油需求,需求季節性利好延續。此外美國與日本和歐盟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緩和市場擔憂情緒,但美國關稅問題引發的利空效應并未消失,全球經濟和需求前景仍令市場謹慎。